胃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在中医领域,众多中药在抗胃癌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作用,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类具有代表性的抗胃癌中药。
清热解毒类中药在抗胃癌中占据重要地位。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抗肿瘤的功效,其含有的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等成分,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半枝莲同样具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作用,可减轻胃癌症状,缓解疼痛,对胃癌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芩、黄连等中药,含有黄芩苷、黄芩素、黄连素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作用,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对胃癌的化疗药物有协同作用。
活血化瘀类中药对于抗胃癌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丹参含有丹参酮、丹参素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莪术含有莪术醇、莪术酮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抗肿瘤、抗炎等作用,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对胃癌的化疗药物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剩余77%软坚散结类中药在抗胃癌治疗中也不可忽视。海藻、昆布、鳖甲等具有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痰凝毒聚型胃癌。天南星、生半夏、皂角刺、山慈菇等化痰散结药,能够减轻胃癌症状,缓解疼痛,对胃癌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扶正培本类中药对于提高胃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至关重要。黄芪、党参、白术等具有健脾益气、扶正培本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型胃癌,能够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促进骨髓有核细胞及造血干细胞的增生,激活非特异性吞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加速T细胞的分裂,诱导产生干扰素等,从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人参具有补气养血、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胃癌患者的抗病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具有特殊抗癌作用的中药。蟾蜍具有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提高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藤梨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作用,对胃癌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在治疗时有较强的整体意识,注重对患者的气血、脉络、脏腑机能的调节,作为袁氏中医第八代传人,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传承人、“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铭记先祖遗训,秉承先人遗志,继承祖业,通过科班、师承、家传学习,以及工作后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创办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一级特色中医肿瘤医院。其担任院长、首席会诊专家,坚持以中医肿瘤治疗为本,为癌症患者提供中医系统方案,以补充西医治疗的不足,发挥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让患者获益,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胃癌真实案例分享:
常某,男,胃癌,2013年12月30日初诊
患者2011年6月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术后6周期化疗,此后定期复查。2013年12月5日于该院行CT复查:胃癌术后改变;腹膜后淋巴结增大,转移可能。建议化疗。即行1周期化疗,化疗期间患者出现心慌、胸闷等心脏毒性,由于既往心脏病史,恐怕化疗后再次诱发心血管病,拒绝再次化疗,经希福医院卵巢癌患者方某介绍转寻中医。2013年12月30日初诊时症见:精神差,面色萎黄,化疗后出现咳嗽、流鼻涕,自行服用感冒冲剂等不效,现体虚乏力明显,伴严重脱发,纳差。服药后2014年3月31日复诊,患者精神好,气色好,面色萎黄褪去,有光泽,纳眠正常,但不能进食寒凉食。继续用药到2014年7月25日,患者精神好,气色可,纳眠可。2016年3月14日患者一般状况良好;2016年11月28日患者精神好,面色红润。2019年3月11日复诊一般情况良好。2023年4月回访患者病情稳定,还介绍病人就医。
中医治疗胃癌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组方治疗。这些中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胃癌作用,为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然而,中药的使用需要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安全和疗效。
发布于:河南省